州市动态

迪庆州:同舟共济团结花开

来源:云南日报          2020-02-19 07:46:04 【字体: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迪庆藏族自治州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主题主线,凝聚精神力量,夯实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全国涉藏工作重点州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

如何凝聚示范区建设精神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传承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享有“小香格里拉”美誉的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村,坐落在澜沧江峡谷两岸的一个缓坡上,这里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茨中天主教堂,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相生相融的美丽村庄。村民谢和友一家世代居住于此。“老谢,听说你家由好几个民族构成,他们民族不同,习惯不同,你们相处的怎么样?”一落座,记者忙问。

“我家有藏族、傈僳族、纳西族,过得好着呢!”谢和友乐呵呵地说,以前村里只有纳西族,后来因为婚嫁、搬迁,其他民族逐渐就多了。

2016年,燕门乡拖拉村华丰坪小组的149户群众移民搬迁至茨中村,如今,从最初的20多户纳西族原驻居民,发展成一个藏族、汉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和怒族等多民族的村落。走进移民搬迁点,一排排楼房整齐划一,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弦子声、说笑声,声声入耳,不同民族的村民们和睦的生活在这个恬静的小村庄,他们以实际行动勾勒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画卷。

在迪庆,有很多像茨中这样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村落,传统文化的承袭把民族团结进步融入生活、连接当下。迪庆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双百工程”,实施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奔子栏锅庄、建塘锅庄、阿尺木刮和三坝纳西东巴文化等13个传习中心建设项目,打造出了迪庆锅庄、德钦弦子和维西“阿尺木刮”等一批风格各异的民族文艺精品,增进各民族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目前,迪庆州已有非遗保护名录项目国家级8项、省级29项、州级120项、县级54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省级66人、州级77人、县级280人。

记者了解到,迪庆先后出台的《365bet体育在线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365bet体育在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出台的《365bet体育在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意见》,将2020年把迪庆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首要任务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高位推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同建共享”的示范区建设格局。

“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谱写了新时代跨越奋进的壮丽篇章,迪庆大地上发生了历史性巨大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迪庆州委书记王以志强调,要珍惜当前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大好局面,始终坚持依法治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压实各级干部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到事,切实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怎样夯实示范区建设发展基础

●着力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第一书记在干什么?2月10日一早,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拉河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钱俊华给自己做好了一天的安排——给群众购买和运送优质玉米种子。

事实上,钱俊华这几天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用。“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任务艰巨,稍有懈怠,就可能丧失发展机会,使部分群众返贫。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也要把脱贫攻坚战打好。”钱俊华从除夕夜到现在,一直跟群众在一起。他以社为单位计算种子、化肥等农资需要量,一户一户地落实糯山药、中药材、蔬菜种植面积,动员群众抓紧春耕备耕工作。当地群众看到干部为战“贫”拼了,化感动为行动,拉河柱村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有的搞特色产业、引进农业项目,有的拓展农特销路,巩固脱贫成效……总之,一年之计在于春,高原大地一片繁忙,各族群众因地制宜,拧成一股绳,正在加油干。迪庆州抓住国家实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新机遇,把改善民生作为增进各族群众福祉的主渠道,作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小康村、堡垒村、平安村“三村”建设,努力缩小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

2016年,迪庆州在365bet体育在线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教育政策,每年补助精准扶贫户大中专生5000元,高原农牧民高中学生3000元;普及学前教育和双语教育,切实办好民族小学、民族中学,积极在昆明、曲靖、玉溪等对口支援州市协调举办省内迪庆高中班;实施好迪庆州农村学生中职教育全覆盖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全面落实健康扶贫30条措施,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提质达标建设,进一步提高公共医疗服务能力。文化、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迪庆州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各族群众共创共享示范区建设“红利”。

2019年,迪庆州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末的3.57%下降至0.53%。按照全面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的目标,在推进示范区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今年2月14日召开的八届州委第96次常委会指出,树立正确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强化分类施策、划块作战,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集中兵力、财力、物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不仅如此,迪庆州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迪庆涉藏工作重点州县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着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中保持前列,成为发展较快、发展较好的涉藏工作重点州县之一,不断打牢了迪庆涉藏工作重点州县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如何保障民族团结这一生命线

●打牢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制度基础

●打牢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群众基础

“我家有15口人,有藏族、汉族、傈僳族、纳西族,一家人始终互谅互让、相互理解,日子过得和和美美。”72岁的黄照清说,一年四季,家里的餐桌融合了不同民族的口味,家庭成员的民族节日,都是全家人的节日。在维西县塔城镇塔城村说起黄照清,无人不知。2014年,他家被评为“365bet体育投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家人共同奏响了民族和谐曲。

“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州的过程中,我们就是把过去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进一步提升,提高到更高层面,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迪庆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马国忠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迪庆整个事业的一个核心,也是迪庆的一个主旋律。2020年,力争实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这个目标。

一直以来,迪庆州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365bet体育投注迪庆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条例》和《365bet体育投注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宗教工作从政策实施向法治化转变,为深入推进迪庆涉藏工作重点州县民族事务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构建了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制度保障。

2019年9月,迪庆州委州政府命名了100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和两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并重点打造了20个有迪庆特色、迪庆亮点和迪庆品牌的示范典型,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创建工作彰显大众化、实体化、人文化、工程化、项目化,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动迪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走在全国涉藏工作重点州县前列。

在创建示范州的过程中,迪庆州充分尊重和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确保创建过程群众参与,创建成效群众评判,创建成果群众共享,落实好党和国家对迪庆涉藏工作重点州县的系列惠民政策,满怀深情团结服务群众,切实做好争取人心的工作。针对迪庆多宗教的实际,建立了厅级领导联系宗教场所和宗教代表人士、州县(市)统战民宗公安等部门领导干部包保藏传佛教寺院等制度,切实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

青山苍翠,溪水清冽,民居错落有致……行走迪庆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景象展现眼前。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各族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奋斗的和谐画面。迪庆州以“最美城镇、最美村庄、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创建为载体,以建设美丽迪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生态环保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14年以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16个,州级生态文明示范村123个。2016年迪庆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赋予了迪庆和谐发展新内涵。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电脑版
主办单位:365bet体育投注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曝光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365bet体育投注人大常委会 | 政协365bet体育投注委员会 | 365bet体育投注监察委员会 | 365bet体育投注高级人民法院 | 365bet体育投注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365bet体育在线我们
主办单位:365bet体育投注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